
成都旅游協會(以下簡稱協會),英文譯名是ChengDu Tourism Association,縮寫為CDTA,是由大成都旅游經濟圈內的涉旅企事業單位和人員依據誠實信用原則自愿組成、實行行業服務和自律管理的非營利性社會團體,具有獨立的社團法人資格。行業主管單位是成都市文化廣電旅游局、登記管理機關是成都市民政局,自覺接受行業主管單位的業務指導和登記管理機關的監督管理。 協會是中國旅游協會理事單位,四川省5.12抗震救災先進社會組織,四川省旅游協會“2007-2012”年度先進單位,在全國率先進行社團組織的改革創新,是中國西部最大的城市旅游協會,最高等級AAAAA級社會組織。
青島市旅游協會是由青島市旅游業界的有關社團組織和企事業單位在平等自愿基礎上組成的全市聯合性、跨行業社團組織,具有獨立的社團法人資格。經有關部門批準,2011年8月9日,青島市旅游協會召開成立大會暨第一屆理事會會議。2011年8月18日登記管理機關青島市民政局正式頒發了青島市旅游協會社會團體法人登記證書。協會接受業務主管單位青島市旅游局的業務指導和青島市民政局的監督管理。其英文名稱為Qingdao Tourism Association(QTA)。 青島市旅游協會于2011年8月9日正式成立,青島市委常委、統戰部長臧愛民,市委常委、副市長秦敏出席成立大會。
浙江省旅游協會(ZHEJIANG PROVINCIAL TOURISM ASSOCIATION,縮寫為ZTA)是由浙江省內從事旅游行業企事業單位、大專院校、社會團體和與旅游相關單位及人士在平等自愿基礎上組成的全省性、非營利性、聯合性的社會組織。1981年5月2日經浙江省委宣傳部以浙宣〔1981〕31號文件批復同意成立浙江省旅游學會,1988年7月30日浙江省旅游學會一屆五次常務理事會提議將學會更名為協會,1988年9月20日浙江省社科聯以浙社聯〔1988〕58號文件批準同意浙江省旅游學會更名為浙江省旅游協會,是浙江省最早成立的社會組織之一 浙江省旅游協會在省文化和旅游廳、省民政廳和省社科聯的指導與監督管理下,以行業溝通、行業服務、行業自律、行業協調、行業代表和學術研究與交流、業務咨詢等為基本職能。在理事會的領導和全體會員單位共同努力下,我協會為全省旅游業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和旅游經濟強省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而多次被省民政廳和省社科聯評為先進協會、科普工作先進協會等榮譽。
湖南省旅游協會(英文名稱Hunan Tourism Association,簡稱HTA)是由湖南省旅游行業相關的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自愿結成的全省性、行業型社會團體,非營利性社會組織,具有獨立的社團法人資格,2002年5月22日經民政廳登記正式成立。 協會以“依法設立、自主辦會、服務為本、治理規范、行業自律”為宗旨,遵守國家的憲法、法律、法規和有關政策,遵守社會道德風尚,代表和維護全行業的共同利益和會員的合法權益。致力于為會員服務,為行業服務,為政府服務,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與政府相關部門、其他社會團體以及會員單位協作,為促進湖南省旅游市場的繁榮、穩定,旅游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2021年4月,榮獲第四屆“湖南慈善獎”.
中國旅游協會(英文名稱China Tourism Association,簡稱CTA)是由中國旅游行業相關的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自愿結成的全國性、行業性社會團體,非營利性社會組織,具有獨立的社團法人資格。1986年1月30日經國務院批準正式成立,是第一個旅游全行業組織。1999年3月24日經民政部核準重新登記。協會接受國家旅游局的領導、民政部的業務指導和監督管理。 2016年12月,國家旅游局已正式致函中國旅游協會,告知經民政部審核,該會已完成脫鉤,開始依法獨立運行。 協會以“依法設立、自主辦會、服務為本、治理規范、行為自律”為宗旨。遵守國家的憲法、法律、法規和有關政策,遵守社會道德風尚,代表和維護全行業的共同利益和會員的合法權益。致力于為會員服務,為行業服務,為政府服務,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與政府相關部門、其他社會團體以及會員單位協作,為促進我國旅游市場的繁榮、穩定,旅游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截至目前,協會共有會員單位兩百余家。協會會員的基本結構為大型綜合性旅游集團、傳統細分業態中的龍頭企業、大型涉旅企業、新興業態中具有發展潛力的創新型企業、省級旅游協會和重要旅游城市旅游協會、與旅游業關聯度較高的國家級行業協會六大類型。
深圳大學總醫院位于中國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西麗街道 ,是一所三級綜合醫院 、深圳市醫保定點醫院 ,是深圳大學第一所直屬附屬醫院。 2018年6月27日,深圳大學總醫院正式開業 。截至2020年2月,已開設專科門診31個、專病門診62個、醫技科室10個,病區21個。已開展手術7969臺,三四級手術超過總手術量的1/2。醫院將聚焦發展血液腫瘤科、骨科(脊柱與關節)、器官移植中心三大主干學科,血管外科、耳鼻喉頭頸外科、內分泌科、神經外科、口腔科等五個特色學科,以及體檢中心、全科醫學、VIP病房、多學科聯合診治(MDT)四位一體的健康管理中心
吉林大學第一醫院始建于1949年,是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為一體的大型綜合三級甲等醫院。醫院前身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軍醫大學附屬醫院,曾先后定名為長春醫學院內科學院、吉林醫科大學第一臨床學院、白求恩醫科大學第一臨床學院,2000年白求恩醫科大學與吉林大學合并,更名為吉林大學第一醫院。 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一醫院坐落在吉林省長春市新民大街,是一所綜合性醫療機構。 2020年5月,列入吉林省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機構名單。 2020年9月5日,獲得“2020全國智慧醫院建設優秀案例”授牌。
浙江醫院隸屬于浙江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始建于1954年,建院初期以干部醫療保健及涉外醫療為主,1979年全面對外開放,目前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和保健為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包含靈隱院區和三墩院區,2020年12月29日與浙江大學牽手合作,掛牌“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浙江醫院”。是省內首家涉外醫療定點醫院,省市首批醫保定點醫院,省老年病防治培訓基地,省全科醫學教育臨床培訓基地,省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浙江大學及省內高等醫學院校的教學醫院,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國家衛健委《心律失常診療技術》培訓基地,全國心臟康復培訓基地,國家衛健委醫院管理研究所臨床醫學工程技術研究基地,國家衛健委骨質疏松癥診療技術協作基地,國家衛健委腦卒中篩查與防治基地,中國高血壓中心認證醫院,國家老年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協同創新核心單位,全球救援支援網絡北京環宇國際救援中心(SOS)的網絡單位,全國文明單位,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省干部保健工作先進集體,省模范集體,省平安醫院,明碼標價示范醫院等。醫院作為全省干部醫療保健主要基地,承擔著我省干部的醫療保健工作及省內大型、重要會議、重要國際會議的保健任務,同時擔負中央首長、國賓來浙期間的醫療保健任務。 2020年11月,被授予“浙江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稱號。
成都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是一所以中西醫結合為特色的“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始建于1942年,原名“成都市立醫院”,是成都市第一所市級公立醫院。醫院為首批“全國重點中西醫結合醫院”,國家級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國家和省級全科醫學臨床培訓基地,是5所大學的教學實習醫院及臨床醫學院。 成都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又名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是成都地區一所以中西醫結合為特點的大型現代化綜合醫院,醫院始建于1942年,1985年被上級命名為成都市中西醫結合醫院,1994年9月被評為愛嬰醫院,1995年4月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批準為“全國中藥制劑和劑型改革基地”,1995年10月被評為中西醫結合三級甲等醫院,1999年被國家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同授予“全國百佳醫院”稱號。
于1946年10月建院,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親手創建的紅色醫院,具有74年的歷史,是一所集醫療、科研、教學、預防、保健及康復、急救為一體的大型綜合醫院。西區占地面積34897㎡,建筑面積85210㎡,實際開放床位1480張。作為市重點項目和全市十大民生工程的醫院東區,占地81954㎡,總投入13億元,建筑面積134790㎡。“一院兩區” 總建筑面積達22萬㎡,總資產23.60億元,開放床位2656張。醫院目前擁有在職職工3920人,其中博士、碩士研究生864人,高級職稱641人,享受政府津貼專家4人,省級管理專家3人,省突出貢獻專家1人。目前,我院現有科室(診室)146個,其中:臨床有42個專業、科室(診室)91個;醫技、醫輔科室25個;職能后勤科室30個。西區以腫瘤和骨科治療為主,形成“大綜合、強專科”,東區以心腦血管治療為特色,形成“大專科、優綜合”。目前,醫院年門、急診量173.4萬人次,年出入院病人10.28萬人次,手術量7.54萬例,平均住院日9.82天。在邯鄲市醫療衛生系統業務總收入、門診量、住院量、手術量、新農合補償人次、省市重點學科、科研立項均位列前茅。 邯鄲市中心醫院,2018年12月4日被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公布為首批腫瘤多學科診療試點醫院。 [2] 2021年3月22日,被河北省衛生健康委確定為2021年河北省孕婦耳聾基因免費篩查項目定點產前篩查機構。